涉外勞務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務提供方,向另一國家的雇主提供勞務,雇主向勞務提供方支付報酬和有關費用的協議。涉外勞務關系是一種雇傭關系。那么涉外勞務的形式有什么呢?
一、涉外勞務的形式
1、境內的用人單位將與之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派遣至境外勞動。
這種情況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境內的用人單位將其勞動者派遣至境外雇主處工作。例如,我國的遠洋公司在其船舶停止業務或業務不足,其船員沒有工作可做的時候,將其船員派遣至境外雇主的船舶上工作。這種情況是境內的勞動者在保留其身份的情況下,為境外的雇主提供勞動。另一類是我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在國外承攬業務然后將員工帶出境外履行勞動義務。如我國境內的建筑企業參與境外建筑建設投標,在中標后將已經和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帶往境外履行約定的勞動義務。
2、我國境外就業中介機構將我國的勞動者介紹到境外就業。這種就業方式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我國的境外就業中介機構必須是依照《境外就業中介管理規定》(2002年7月1日起實施)成立,獲得"境外就業中介許可證"的機構。未經批準及登記注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境外就業中介活動。此外依照《境外就業中介管理規定》境外機構、個人及外國駐華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從事境外就業中介活動。
就境外就業中介來說,我國的中介機構從其法律地位上來說僅是我國公民和境外雇主的中間人它不與我國公民簽訂勞動合同,不是我國出境務工公民的雇主,我國中介機構和我國公民的關系受民法調整不屬于勞動法調整。我國的公民要和境外的雇主簽訂勞動合同,其在履行地的勞動行為按照屬地原則處理也不適用我國的勞動法。
3、我國境內的外派勞務企業與境外雇主簽訂勞務合作合同,然后將與其建立勞動法律關系的勞動者派遣至境外工作。這類勞務外派企業和一般的企業(第一類企業)不同其沒有實質性的經營范圍.其所經營的就是將與之簽約的勞動者派遣至國外從事勞動,是專門的涉外勞務派遣公司。
二、從事涉外勞務派遣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企業法人設立的條件;
(二)具有法律、外語、財會專業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健全的工作人員守則和健全的工作機制;
(三)備用金不低于50萬元;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請從事涉外勞務派遣的機構(以下簡稱申請機構)應當向其所在地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初審同意并征得同級公安機關同意后,報勞動、社會保障部審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自收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答復。新設立的涉外勞務派遣機構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審批前,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名稱預先核準登記。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審查批準并抄送公安部后,向該機構頒發涉外勞務派遣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
涉外勞務派遣許可證的有效期為3年。
境外機構、個人及外國駐華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從事境外就業中介活動。
申請機構應當自領取許可證之日起30日內,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企業法人設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并應當于設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核準之日起10日內,到所在地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備案。
三、涉外與境內勞動派遣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
涉外勞務派遣,只是一種外貿中介,經營公司與勞務人員之間并不是直接形成勞動關系;但境內勞動派遣,派遣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是需要形成勞動關系。
2、法律適用不同;
涉外勞務,適用外貿法與合同法、雙邊條約等法律法規,還涉及到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私法以及國際法的適用;但境內勞動派遣,卻只適用我國的勞動法律法規。
3、主體資格要求不同;
對外勞務合作實行行政許可,從事對外勞務合作的企業(經營公司)應當取得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從事涉外勞務的企業,要經中國商務部批準具備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境外雇主必須是外籍,也就是一方主體必須涉外。而《勞動合同法》對境內勞動派遣企業只是注冊資金50萬的要求,并且規定企業為境內企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看該企業是否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也就是說該企業是否有能力訂立對外勞務合同,是判斷是否對外勞務的分水嶺。
涉外勞務派譴公司注冊,應當向其所在地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初審同意并征得同級公安機關同意后,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審批。
Copyright 2024 陜西星楓科技有限公司
陜ICP備18012436號
陜公網安備61011202000767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未央路80號 EMAIL:[email protected]
ICP經營許可證:陜B2-20240222 人力資源證: 陜人服證字[2022]第0106003123號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