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小事”多留意 謹防違法挨罰
來源:外聘網
時間:2022-05-05
作者:出國勞務信息網
瀏覽量:
近日,意大利特爾尼(Terni)一家華人日用品店,被罰了1萬歐元。
當地警方開展"復活節大檢查"時,憲兵小隊發現這家店存在嚴重的工作安全違規現象。商店不僅缺乏風險評估文件,同時缺乏有關防護和保障服務的結構設施以及相關事務負責人。
憲兵隨后對商店所有者提出指控,并勒令其暫停營業直至店鋪整改后安全達標。此外,警方還對其處以總計約1萬歐元的罰款。
這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不遵守當地規定,就可能涉違法,并受到處罰。
另外,在意大利帕多瓦,一華人酒吧老板,向兩名未成年人出售伏特加,結果導致其中一名15歲的孩子酒精中毒,被送進醫院。
該酒吧的老板被指控犯有過失傷害罪,其向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出售和提供酒精飲料,不僅要被罰款,還面臨著刑事責任。
據意大利法律明文規定,嚴禁向未滿16歲的青少年出售煙酒,違者不僅要被處以高額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能判監禁。
在美國紐約,丟垃圾也是一門學問。
家住紐約布魯克林的姚先生日前收到了紐約市清潔局(Department of Sanitation)開的兩張罰單,由于垃圾桶上未貼"回收"(recycle)字樣而共被罰50美元。
姚先生表示,自己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在用這個垃圾桶,從未接到過罰單,不知為何這次市清潔局突然"刁難",雖然錢不多,但仍感到委屈。
紐約華人健康協會(華康會)日前舉辦講座,專門介紹紐約市處理垃圾相關規定。
紐約市清潔局小區事務聯絡人陳景儒介紹,紐約市垃圾分三類,包括普遍垃圾、紙張和其他可回收垃圾;根據法律規定,垃圾桶外部需有標志,表明是裝哪類垃圾,若未清楚標示,很可能就會像姚先生一樣接到罰單。
此外,紐約市垃圾分類還有很多細節的規定。比如若沒有垃圾桶,也可用垃圾袋取代,透明的垃圾袋裝可回收垃圾、不透明的黑色垃圾袋則是裝生活垃圾,并將垃圾袋綁好放在街口,袋口不可敞開做垃圾桶使用。
而電子產品、化學制品、電池、油漆、燈泡等含有有毒物質的特殊垃圾一定要分開處理,不要與普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
再比如,屋主不能只"自掃門前雪",還要負責建筑物前人行道及人行道往外延伸至18英尺范圍的整潔,不能有散放的垃圾;市清潔局的工作人員將于每日早8時至9時及晚6時至7時檢查街道清理情況,并以此決定是否對屋主開罰單。
(轉自:中國僑網)